另類的公益服務課 發現環保站是最佳教室  

2021-10-16   | 陳怡霖
林嘉榆同學(左)熟練地將CD盒與塑膠片紙張分類,坐在裡面的陳佳陽同學(右)則負責將筆記本外殼進行塑料移除工作。(攝影者:陳怡霖,地點:桃園福興環保站,日期:2021/10/06)
「平常生活中有一些廢棄物其實是可以回收的,希望藉由這次的機會,能讓同學們更了解生活上的一些用品,有些是可以回收的,甚至於在出門的時候,都能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或是塑膠袋。」帶著同學們到環保站體會資源回收,老師劉良力有感而發地說。
 
桃園開南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學系二年級A、B兩班同學分成兩梯次,在劉良力老師的帶領之下,於10月6日、7日早上到福興環保站,修習十八個小時的公益服務課程。因為有些同學來自不同國家,他們也想了解臺灣做環保的過程,所以特別跟桃園慈濟做聯繫,選定一個最接近學校的蘆竹福興環保教育站來做服務及體驗。
 
使用方便 卻形成千年垃圾
 
第一個小時由慈濟志工簡清萬在室內介紹資源分類的重要性,剩餘的十七小時則由同學們自行安排課餘時間前往,至環保站各回收區實際操作分類。兩天課程共有二十六位同學參與,除了當地學生,還有來自日本、越南及香港僑生,大家齊聚環保站,體驗不一樣的公益服務。
 
「我看沒有人有帶環保杯的習慣,這個很重要。」慈濟志工簡清萬掃一眼同學的隨身物品後笑著叮嚀,並說明同學隨手買的PET瓶裝水,在運輸過程當中,往往經過陽光的高溫曝曬,會慢慢溶出塑化劑,再喝入體內便會造成諸多疾病。而這類垃圾,它可以在大自然中存在多年,然後裂解成塑膠微粒,造成海洋的污染,再經由魚、蝦等吞入,而人類再食用這些魚蝦類,形成一條非常不健康的食物鏈。
 
接著更說明一次性包裝材料及免洗餐具之弊病,諸如塑膠湯匙、竹筷及塑膠袋等等,為了身體健康及減少環境汙染,志工期望他們今後都能自備環保餐具及環保杯,並減少一次性包裝材料的消耗。

 
慈濟志工簡清萬手持寶特瓶向第二天報到的八位同學,解說塑膠瓶的分類與回收過程。(攝影者:李鳳如,地點:桃園福興環保站,日期:2021/10/07)


環保站實作 體會垃圾的危害
 
來到福興環保站戶外樹下的堆放區,有一般塑膠類的集中區,堆放了電扇塑膠外殼、塑膠玩具、水桶及網籃等各種塑膠類回收品。
 
在塑膠瓶回收區,簡清萬向同學說明塑膠瓶有區分成七類。並指著慈濟志工羅月娥身上的衣服及長褲說:「慈濟利用回收的PET寶特瓶,經過粉碎、溶解、擠出成條狀物、冷卻、抽絲及混紡等多道工序,除製成毛毯作為國際賑災之用外,並研發製作成衣服、長褲及鞋子等。」同學們都露出訝異的眼神看著志工身上的衣物,無法相信這樣的塑膠瓶居然可以華麗變身再創新物命。
 
環保站最裡面是芭樂袋分類專區,五、六位長者團團圍坐,耐心地將芭樂套袋與網套區分開來,裡面有水的話也要甩一甩。這項回收品數量龐大但回收的金錢價值小,不為利益,只為減少並不讓它們被隨意丟進焚化爐,產生戴奧辛造成地球暖化的幫兇。
 
巡禮環保站各區後,大家又回到室內坐定,簡清萬利用中英文雙語繼續向同學們說明極簡生活的重要性,他說:「這是一種生活理念,不求大家樣樣做到,希望大家走出這個門之前能有所得。並重申保護環境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,新新人類能做的,也就是出門盡量攜帶環保餐具,節水盡量做到沖澡不要泡澡、要省電、節電及減少衝動購物等,這些行為都能有利地球的環境。」
 
老師劉良力聽完志工的解說後有感而發:「平常生活中有一些廢棄物其實是可以回收的,希望藉由這次的機會,能讓同學們更了解生活上的一些用品,有些是可以回收的,甚至於在出門的時候,都能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或是塑膠袋。」

 
詹竣凱同學(左)與李昕豫同學(右)齊力將剛載回的塑料袋堆上推車,搬至後方分類區,他們的投入讓環保站增添一絲活力。(攝影者:陳怡霖,地點;桃園福興環保站,日期:2021/10/06)


看見希望 年輕人走進環保站
 
10月8日到12日就有同學來環保站加入了實作的行列。李昕豫表示大致上知道環保回收,但並不是那麼清楚,「電器類的東西原本都以為它們只要集中在一起就可以報廢,結果不是,還要拆拆解解,變換成可以用的錢去幫助人。」在芭樂袋回收區的詹竣凱邊做邊說:「拆芭樂袋很麻煩,要把打結拆掉很累,感覺又熱又累,體會到回收真的很辛苦。」他說以後也會為地球盡一份力量。 
 
陳佳陽坐在拆解區裡拆解筆記本,一手拿著剪刀將不能回收的封面塑膠片去除後,再取出裡面的厚紙板回收,他低著頭說:「原本以為整理只是簡單的分類而已,想不到原來分類有這麼細!」
 
全身大汗淋漓的環保站站長邱顯泉,滿臉慈愛地看著這些大學生,欣慰又感概地說:「現在的年輕人這一代,如果沒有再傳承下去,真的會斷層,這些同學出來做真的是很感恩。」
 
開南大學的這門公益服務課程,成功地接引年輕學子走進環保站大門親身體驗。環保站也是一個大課堂,將理論化為行動,為保護地球盡一份心力。【更多內容,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
 
(文:陳怡霖 桃園報導 2021/10/13)
 
Copyright ©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. 版權所有.